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760字。

  羁旅、送别诗鉴赏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  张华英
  教学目标:
  1、了解羁旅、送别类诗歌的概念、特点(意象、情感、手法)
  2、把握羁旅、送别类诗歌的常见命题角度。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羁旅、送别之情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羁旅、送别类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默写柳永的《雨霖铃》并体会其选材、意象、情感、手法、主题上的特点
  2、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并体会其意象、情感、手法、主题上的特点
  课前热身: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  初(06江苏)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圞:原字为外“囗”内“栾”,圆的意思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羁旅行役类诗歌
  导入: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 字词方面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生日,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
  2.情感方面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                                            。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                                               。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                                               。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
  常见思想情感:
  1.                                :孟浩然《宿建德江》
  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从对方着笔,通过写思念对象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思念,正意反写,相反相成。
  3.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