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90个字。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温美凤
  一、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十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三、学习目标:
  1、顺畅诵读课文,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虚词。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落实“甚矣,汝之不惠”“其”“曾”“如何”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人定胜天”。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四、课前准备:
  谈谈对寓言这种文体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山西有座山叫太行山,太行山,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峦,这里产生许多动人的远古神话: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源于这里的另外一个故事:愚公移山……抗战最艰苦的1940年,徐悲鸿用他的画笔,画出了愚公移山;解放战争的前夜,毛泽东用他的思想,讲起了愚公移山;愚公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