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版)第三单元复习
(一)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选文中“红的像火”指的是 花,“粉的像霞”指的是 花,“白的像雪”指的是 花。
2、善于联想和想象是朱自清散文的特色,请你在选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答: 。
3、选文虽短小,但层次却很分明,请你给选文划分层次,并说一说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答: 。
4、选文中画线句子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特点?
答: 。
5、这一段文字中的哪一点《你觉得对你的写作有启示》请把你所得到的启示写出来。
答: 。
(二)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6、选段从 、 、 、 等感觉的角度,把无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 ),像( ),像(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9、上文选自 [填体裁]《春》,作者是著名的学者 。
(四)
你穿过缠着蔓草的茂密的榛树丛,走到山谷底下。果然,断崖的下面隐藏着泉水;泉水上面,一棵橡树贪婪地伸开它那掌形的枝叶;银色的大水泡摇摇摆摆地从长满细致柔滑的青苔的水底升起。你投身到地上,喝饱了水,但是懒得再动了。你现在正在阴凉的地方,呼吸着芬芳的湿气;你觉得很舒服,可是你对面的丛林晒得火辣辣的,在阳光底下仿佛颜色发黄了。然而这是什么呀?风突然吹来,又疾驰而去;四周的空气颤动了一下:那不是雷声吗?你从山谷里走出来……天边的一片铅色是什么?是不是暑气浓密起来了?是不是乌云涌过来了?……但是这时候电光微微地一闪……啊,原来是暴风雨要来了!四周还照着明亮的阳光,还可以打猎。但是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般伸展开来,像穹隆似的笼罩着。倾刻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