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高考作文之“构思新巧”篇
江苏省兴化中学(225700) 赵永根
一、考点示的;发展等级之构思新巧
二、中的招数
构思新巧,主要是就结构而言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应当以新立意,不落俗套,以巧构造,引人入胜。考生需对材料进行正面、侧面、反面等多角度的分析思考,体会和领悟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深刻与重要,再结合立意选定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下笔成文时能够选用合适的体裁并能灵活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一)联想四面开花,洞开一片天地
《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曾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能畅通了。”
东晋丞相谢安喜爱文学。一天,他欣赏雪景时诗兴大发:“白雪纷飞何所似?”侄子谢朗略一凝思说:“撒盐空中皆可拟。”谢安听后说:“不好,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盐撒得满天都是?盐在空中马上就要落下来。用撒盐做比喻,能准确的表现大雪飞舞的动态吗?” 侄女谢道韫从容不迫地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他拍手大笑说:“好!好!风吹柳絮上云霄,正像雪花漫天舞,絮白似雪,雪轻若絮,这个比喻真是又形象又贴切。”无论是盐粒还是柳絮,都是因看到眼前的雪花而想到的。这就是联想。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以某一事物作为触发点,由此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事物 。在进行多向联想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联想的广度 、深度和新颖度。
1、联想应注意紧跟时代步伐,反映丰富生活。2003年湖南一考生的《用双眼看世界》好就好在联想丰富,用 “网络个人主页设计"的形式展开,自然通畅,有耳目一新之感。内容与形式自然融合,可谓构思新巧,非同寻常。
2、联想可与历史紧密相连,展示文化内蕴。2004年重庆考生的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选取嵇康、庄子、项羽三个极具有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以高洁的菊花象征其品格,将人物自我的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亦可谓构思新巧,不落窠臼。
3、联想要敢于逆向思维,获取别样精华。2003年浙江一考生的《魏延的控诉》将高考的主题与历史事件相接,借古人心胸发今朝感慨,寓意深远。尤其是对孔明这样公认为仁义、智慧的历史人物,直面出击,令人有书生意气、大胆锋利之感,真可谓构思新巧,别具匠心。
(二)灵活自如表达,笔下尽现珠玑
多一种表达方式,多一份美妙精彩。
2004年重庆满分作文《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娴熟地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得活泼生动,意蕴丰赡。文章叙事简洁晓畅,议论深刻警醒,抒情真挚深沉。作者观照历史,评说古今,议论中外,正反对照,比喻说理,深刻地阐明了只有正确认识自我,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努力地“打捞成功的鱼群”才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
另一篇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则将古代两位风格迥异的著名诗人苏东坡和李清照招致麾下,用其代表作概括出一个独具魅力的题目,并就诗中意象拟就两个小标题,统领全篇,串缀成文,使文章韵味十足。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小作者在短短的考试时间和特定的考场环境中还流畅地填出两首词献给两位诗人,巧作两部分的开头。所填之词不仅基本合乎格律要求,而且巧妙评说两位诗人生平遭遇,给文章增添了亮丽的风景。
(三)文体不拘一格,构思独运匠心
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文体自选” 给予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许多考生选择写小小说、诗歌(古体诗、现代诗)、散文、戏剧剧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科幻故事等等,还有一些考生用实话实说、实验报告、会议记录、与名人对话、日记、医药说明、祭文等文体为自己赢得了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