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5年高三语文综合检测题(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绮丽(qǐ)  拓片(tuò)  万马齐喑(yīn)  瞠目结舌(chēng)
B.倾轧(yà)  气馁(něi)  饮鸩止渴(zhèn)  咄咄逼人(zhuō)
C.狙击(jū)  皈依(guī)  戛然而止(jiá)  暴殄天物(tiǎn)
D.畸形(jī)  对峙(shì)  垂涎三尺(xián)  抨击时弊(pē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涵盖  忝列门墙  见微知著  海水不可斗量
B.嬉戏  陨身不恤  耳濡目染  乱点鸳鸯谱
C.凋蔽  栉风沐雨  改弦更张  天上不会掉馅饼
D.敲诈  荼毒生灵  矫枉过正  八杆子打不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怀着既好奇又不安的心情,才说一声“行了”,船便离开了河岸,慢慢移动了。
B.她高兴地对我们说,她的病好了,可以参加今晚上的演出了,希望我们早点到场。
C.他究竟是哪天来,哪天走,最后又走到哪里去,这些问题至今也没人能说得清楚。
D.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无论如何,都应比古人懂得更充分、更深刻、更透彻。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样做自然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工程的进度,
耽误了计划的完成。
B.那次,我们到河川的山区去搞调研,也遇到过一次山洪暴发,把我们所有的衣物,
全都冲到河里去了。
C.西方人看中国的京剧,一面旗子就是一辆车子,一把船桨就是一条船,总是感到不
可理喻,迷惑不解。
D.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有齐心协力,才
能克服种种的困难。
5.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汽车交易市场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交易汽车近5.5万辆,占据全年前十名销售排行榜的全都是国产车。
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如果不是在“二战”中神秘失踪,那它的科研价值一定会在诸多学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C.“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比较陌生,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够引导我们走出这陌生的境地。
C.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食物里的“达尔文”
单之蔷

人类与大多数食品的关系远不像巧克力那样浪漫。食品之于人,一方面是美味,一方面却是一个危险丛生的地带。要理解人与食品的关系,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今天的植物,大多经过了千万年的生存考验。植物要过的第一个生存关,就是不能被动物吃掉。面临危险,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跑掉,植物的策略是在茎、叶、果中贮存毒素。这不是说植物能有意识地做到这一点,而是说自然选择将那些不能产生毒素的植物淘汰了,能够留下来的是那些含有毒素的植物,因为动物不喜欢吃它们。
大多数农作物、蔬菜和水果都是经过长期驯化,才是今天这个样子的。
人类对动植物进行驯化,自然也在对人类进行驯化。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中,我们人类对于天然的一些毒素和细菌,已经进化出了一套防御机制。比如:我们碰到腐败或发霉的食物,味觉首先做出反应,感觉味道不好,即使不慎吃了进去,我们也会用呕吐或腹泻来排出有毒物质。
然而我们人类在几百万年的野外生活中,进化出来的这套防御机制,面对变化了的由工业品和化学品制造出来的人工毒素,却不适应了。
DDT尽管毒性极大,但我们的味觉对它却毫无反应。能够致病的氯苯化合物、有机汞、各种重金属元素随化肥、农药或被污染的土地进入了粮食和蔬菜中,它们对身体的危害比发霉的香肠、馊了的牛奶不知要严重多少倍,但我们吃它们的时候既不恶心,又不呕吐。
我们的味觉和肝脏在进化过程中是用来对付天然毒素的,它们不知道怎样对付这些化合物,我们也没有进化出对人工毒素的厌恶反应。
我们知道,没有痛感的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会很快被淘汰,因为没有痛感就不知道躲避伤害。譬如,一只没有痛感的猴子即使走进滚烫的水里,也不知逃出,这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啊。现在,面对人工的化学毒素,人类的处境有些像这只没有痛感的猴子。
我们不能成为没有痛感的猴子。人们希望科学家成为我们的“痛感”,来识别各种有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