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题,约8970字。
  河南省郑州市第四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考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2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如何面对世界?
  可见,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国外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这主要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我想主要还是态度不对: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不来往”。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因为“不同”更易摩擦出新火花。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唯此,大家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作者:乐黛云。选自2012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的说法,最恰当一项是( )
  A.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
  B.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
  C.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D.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B.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所以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C.林语堂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所写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深受国外读者欢迎。
  D.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等“中国思想”,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保有中华民族特色,因而能让全世界受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逢迎外国读者,接受西方思想,毕竟外国文化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B.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广建孔子学院,弘扬中华文化。
  C.强调不同与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与多种文化和谐共处,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
  D.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国情特色,很多是无法学习与沟通的,况且我泱泱中华,文明之邦,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国学传统,大可不必学习他国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