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40个字。
21、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2、《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所作,是一部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1、小大之狱2、牺牲玉帛3、齐师伐我
4、又何间焉5、肉食者鄙6、弗敢加也
7、虽不能察8、再而衰9、必以信10、忠之属也
三、一词多义
1、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师: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属引凄异
4、故:①故克之②公问其故③广故数言欲亡④温故而知新
5、从:①战则请从②民弗从也③从民欲也
6、以:①何以战②必以分人③必以信 ④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7、安: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安能辨我是雌雄③衣食所安④君谓计将安出
8、加:①万钟与我何加焉②弗敢加也③而山不加增
9、信:①欲信大义于天下②谓为信然③信义著于四海
④愿陛下亲之信之⑤必以信⑥小信未孚
四、重点词语解释
1、齐师伐我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肉食者鄙
4、弗敢专也5、小惠未徧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8、公将鼓之
9、齐师败绩10、公将驰之11、遂逐齐师
12、既克,公问其故13、一鼓作气14、彼竭我盈
15、难测也,惧有伏焉。16、望其旗靡
五、特殊句式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问:“何以战?”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6、夫战,勇气也。
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8、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六、重点语句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8、彼竭我盈,故克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七、内容理解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哪句?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哪句?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1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