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说明:
①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写在答题纸的“第I卷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题型,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区域内。考试结束只收答题纸和答题卡。②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稂莠 踉跄 锒铛入狱 琳琅满目
B.懦弱 蠕动 耳濡目染 孺子可教
C.伛偻 褴褛 屡试不爽 条分缕析
D.诧异 侘傺 姹紫嫣红 叱咤风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潢 一愁莫展 常备不懈 多行不义必自毙
B.肄业 针砭时弊 惹事生非 识时务者为俊杰
C.沉湎 坐收渔利 阖家欢乐 众口铄金,积毁消骨
D.纰漏 自负盈亏 融会贯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们通过科学实验,努力掌握全村的土壤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为粮食高产创造条件。
②台湾当局对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不仅缺乏应有的诚意,而且还在 制造对抗,妄图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③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 忽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A.特性 蓄意 从而 B.特征 刻意 进而
C.特性 刻意 从而 D.特征 蓄意 进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我终于考上大学,离开故乡时,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要继续努力。
B.为了节约开支,把钱尽量用在生意上,他成天啃着冷馒头,咬着辣萝卜,那味同嚼蜡的样子,让人看了感到心酸。
C.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作法能不遭受失败的厄运吗?
D.金三角的贩毒分子,在从境外获得轻武器补充后,如虎添翼,制毒贩毒更加猖狂。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到了高中,他的发明获省一、二、三等奖的就有15件,其中《高效率扳手》《易拆卸钉书钉》《定量倒药瓶》三项发明几乎同时获得国家专利。
B.温家宝总理专程赴北京玉泉路打工子弟小学,看望在那里上学的农民工子女,并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C.面对挫折,消沉有什么用,悲哀又有什么用?雨打梨花,飘零满地,但落花不会因为你的怜惜就重上枝头。
D.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北京参加“十六大”的党员代表说:“在扶贫助教期间,农民向我们吐露了心声。农民的话对我们基层干部很有感触。”
B.这种牺牲环境、不计代价、不问未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无异于“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可以说是一种“败家子儿”。
C.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
D.当今社会,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药能遏制寄生虫抗药性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一种基于中国传统中药——青蒿素研制出的药物能有效遏制疟疾寄生虫的抗药性,他们认为这种新药也许能革命性地改变疟疾的治疗方法。
世界上每年有3亿人患疟疾,其中100万人因此死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氯喹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之一,但在非洲和亚洲,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药物越来越具有抗药性。
青蒿素是植物青蒿的提取物。中国的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开始用青蒿作为处方药治疗疟疾,它还有明显的退烧功效。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机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