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70字。
《六国论》同步练习(二)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注意解释。
1、暴霜露。 2、暴秦之无厌。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至于颠覆。 2、其实百倍。
3、思厥先祖父。 4、可谓智力孤危。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6、思厥先祖父
三、指出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李牧连却之。 2、以地事秦。
3、日割月削。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5、赂秦而力亏。 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8、理固宜然。
9、义不赂秦。 10、始速祸焉。
四、翻译句子。
破灭之道也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盖失强援
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思厥先祖父
以有尺寸之地
固不在战矣
此言得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
诚不得已
苟以天下之大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3、暴霜露,斩荆棘。
4、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六、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弊在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或曰:“六国……” 或未易量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下列句子,是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败二次而打胜三次。
B、是故燕国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所以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胜利失败的命运,生存、死亡的道理,应当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是轻易可以确实的。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sàng,灭亡),率(shuài,全都)赂秦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