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360字。

  高考文言文实词题解题指导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覆盖面广,赋分值大,但失误率也较其它知识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错误类型一】不辨古今
  具体表现: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
  【典题引路】2010年高考湖北卷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鄙”在现代汉语中,有“卑鄙”之意,但“鄙”在古代汉语中,绝没有“卑鄙”之意,而只有“浅陋”之意,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所以,A项就犯了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浅陋”。
  【错误类型二】弄错通假
  具体表现:对古代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或按原字去解释,或将它作另外的字解释,都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典题引路】2011年高考重庆卷第8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该句中的“趣”是“促”的通假字,意思是催促、督促的意思,如“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等。B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促”的通假字,而仍按“趋”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
  【错误类型三】不明活用
  具体表现: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仍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典题引路】2012年高考福建卷第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履苍莽中 履:鞋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