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90个字。

 

  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初一语文导学案(08)
  课题:幼时记趣主备人:田同高时间:201109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2、教会文言文词的归纳梳理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
  1、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2、教会文言文词的集纳梳理
  教学设计:
  借助注释及词典,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读懂课文内容;教师适当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中的特殊句式,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
  课前导学
  ⑴给下列加横线的的字注音。
  童稚() 藐小()  鹤唳()凹凸()
  沟壑()庞然大物() 怡然称快()土砾(
  项为之强()癞蛤蟆()
  ⑵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⑶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8-1)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2、作者作品介绍
  作者沈复,清代苏州人,文学家。沈复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初读课文,感知童趣。
  (1)检查课前导学内容
  童稚(zhì)藐小(miǎo) 鹤唳(lì) 凹凸(āo tū)
  沟壑(hè)庞然大物(páng)怡然称快(yí 土砾(lì)
  项为之强(jiāng)   癞蛤蟆(lài)
  (2)同桌互读,注意停顿、节奏。检查课前导学内容⑵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3、细读课文,感知童趣。
  这是一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任务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的时间让我们拿起书读课文。(提出文言文诵读要求)
  (1)找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读。(可以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指导:读出轻松、愉快、自得其乐这样的语气和感情。
  三、师生讨论疏通文意
  文言文学习的方法点拨:
  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要掌握一些理解文言词句的方法。
  指导学生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字字落实,准确
  1、简介文言文词语的特点:现代汉语一般用双音节词,文言文一般采用单音节词,如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回忆扩张太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