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7390字。

  高一语文段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闲暇   娇弱   揠苗助长    大笔如掾
  B.烽烟   抑郁   了截爽直    蔽帚自珍
  C.绿洲   脉络   渡越沙漠    疲惫不堪
  D. 简陋   折迭   犹豫不绝    侯门似海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收录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C.《氓》是一首叙事诗,她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爱情悲剧,多用比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五言诗是继《诗经》四言诗之后我国古代诗坛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形式有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的漫长过程。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学校里自来水龙头长流水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现在假使我们要求他们自觉地节约用水,还需做很多工作。
  B.老王这个人是个远近闻名的评书迷,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听起来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C.如果台独势力一意孤行,彻底背弃一个中国原则,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我们将不得不义无反顾地采取果断措施,决不姑息。
  D.近两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只是管中窥豹,对全市各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还不能说大体掌握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让我们倘徉其中,含英咀华,尽情感受遥远的磐香。
  B.等我们来到音乐厅,里面已是万头攒动、济济一堂。京城的观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狂热。
  C.年逾不惑的二月河,创作了《康熙大帝》,终于在文坛崭露头角。
  D.大连万达战胜了浦项制铁,无独有偶,鲁能泰山也战胜了现代恐龙:中国足球逢韩必败成为历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B.我国大部分磷化工骨干企业集中在磷资源比较丰富的云、贵、川、鄂和靠近外贸出口市场而技术力量又相对较强的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区。
  C.《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特别重大。
  D.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像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7.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养子——进。他身体魁伟,(a.  粗黑的眉毛,b.  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千里, (a.  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 b. 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
  A、①a. ② a.   B、①b. ② a.   C、① a. ② b.    D、① b ② b  
  8.将下列五句话填入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句是(  )
  须弥山石窟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须弥山入口处的高达20多米的弥勒大坐佛。坐佛高踞于一个马蹄形窟内,         十分壮观,是全国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①神态端庄,②头梳螺髻,③双耳垂肩,④脸如满月,⑤身披袈裟,
  A.④①②③⑤   B.⑤②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⑤①③④②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