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11510字。

  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2012.1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晋升     灰烬     觐见     进退两难     噤若寒蝉
  B.闪烁     硕大     回溯     媒妁之言     数见不鲜
  C.邂逅     亵渎     狡黠     不屑一顾     歌台舞榭
  D.罪孽     啮齿     涅槃     劣迹昭彰     蹑手蹑脚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正是金秋时节,游人在这辽阔的草原上举目远眺,遥想古人当年走马逐兔,藏弓烹狗,尽享狩猎弹射之快,不亦乐乎。
  B.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
  C.每个部门都要旷日持久地开展学习“十八大”报告的活动,确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并能身体力行。
  D.叙利亚国内战争,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德国心理学家格林曼特曾做了一个著名的“电梯实验”。他让自己的一名学生扮演“患病者”乘坐电梯,当电梯里只有2个人(“患病者”和一名同乘者)时,“患病者”晕倒后,那个唯一的旁观者通常会立即上前施助;当电梯里有3个人(“患病者”和两名同乘者)时,晕倒的“患病者”仍能得到很好的救助,通常是一个人负责安抚,另一个人打电话向警方或者医疗机构求助;当同乘者增加到4人时,情况开始发生微妙变化,有人借故离开,尽管“患病者”仍处于危险中;当同乘者增加到7人时,选择离开的人会更多,最严重的一次,只剩下一人照顾“患病者”,其他6人一声不响地走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实验结束后,格林曼特追问冷漠的“离开者”为什么选择离开,“离开者”的回答大同小异:                      ;                      。
  格林曼特认为,当有人在车站或马路上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得不到及时救助,并非完全与旁观者的品德有关。在有很多人在场的时候,一种群体性“依赖心理”的弥漫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有一部分人的冷漠则是消极的“从众心理”起了作用——跟随其他人一道离开,内疚感和自责感会在无形中减弱。
  格林曼特在另外的一些研究中,还有一些颇让人意外的发现:在地铁车厢和马路上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多数人都想去帮他们一把,但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不采取行动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害羞;而在一些车祸现场,有人袖手旁观。大都是因为血腥场面让他们感到害怕;还有一种情形,受困者得不到及时救助,是因为旁观者侥幸地认为对方无大碍。
  格林曼特的研究告诉我们,                      。
  (1)请列举两种“离开者” 大同小异的回答:(2分)
  (2)格林曼特的研究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问一灯大师李苦禅:“什么字最难写?”一灯大师回答说:“‘一’字最难写”。郭兰英听后会心地笑了。
  请从两个不同角度理解“一”字,并说明难写的理由。(4分)
  (1)                                                                       
  (2)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徙家济南。幼从其父学,年弱冠,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值县官捕蝗,移摄县事。久之,听断明允,其民相率曰:“若得张教谕为真县尹,吾属何患焉。”中延祐乙卯进士,首选,除同知登州事,特旨改集贤修撰,选为监察御史。
  中书参政杨廷玉以墨①败,台臣奉旨就庙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②疾其摧辱同列,悉诬台臣罔上,欲置之重辟。起岩以新除留台,抗章论曰:“台臣按劾百官,论列朝政,职使然也。今以奉职获戾③,风纪解体,正直结舌,忠良寒心,殊非盛世事。且世皇建台阁,广言路,维持治体,陛下即位诏旨,动法祖宗。今台臣坐谴,公论杜塞,何谓法祖宗耶!”章三上,不报。起岩廷争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释,犹皆坐罢免还乡里。迁中书右司员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