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60个字。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要点提示
  (不含诗词)
  小石谭记
  一、文章结构
  第一段: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第二段:潭中景物(特写镜头)。潭水:清澄,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
  第三段:小潭源流(形象比喻)。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
  第四段: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第五段:记录同游者
  二、课文理解:
  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写潭水清澈的句子:(直接描写)水尤清冽。(侧面描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②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③写小石潭是人迹罕至的地方的一句话:伐竹取道。
  ④和“皆若空游无所依”相呼应的一句是:水尤清洌。
  ⑤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动态句:踧尔远逝,往来翕忽。
  ⑥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⑦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⑧小石潭是如何发现的: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⑨描写小石潭石头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⑩写潭的水源的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3.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如第2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就此做些品析。
  (第二段运用侧面描写,从阳光、游鱼、影子的角度写水的澄清)
  4、在游小石潭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由乐到忧。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二、重点字词:念(考虑,想到)遂(于是、便)至(到)寝(睡)
  相与(共同,一起)空明(形容水的澄澈)水(月光)
  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