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0个字。
1、《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
成诵。
2、体会作者“为理想而奋斗”的思想情怀;理解作者所创设的诗歌意境,把握
本诗主旨。
3、深入诗歌意境,涵咏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
哲理。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歌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学习难点】
1、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字注音
痴()想隐()秘( ) 凝()成
诱()惑喧()腾瞬()间
2、解释下列词语
痴想:
隐秘:
凝成:
诱惑:
喧腾:
瞬间:
几乎:
3、诗分两节,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4、请你概括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
【课内探究案】
一、联系实际,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踏上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满怀憧憬和向往。你是怎样描绘未来的蓝图呢?(学生各抒己见,兴奋而热烈。教师适时点拨,引出课题。)一个渴望大海的山里孩子,最美丽的梦想便是有朝一日能拥抱大海,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今天我们走进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倾听诗人深情的诉说。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通过课件配乐,配画面,有感情地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加入情感,再次朗读体会。
3、学生个别诵读,学生评价,教师点拨。
4、学生齐读,感受两节诗的大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