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00个字。
第一课时
一、简介长城历史导入: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相关信息,课堂交流。)
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左传》禧公四年(前656年)“楚国方城以为城”,长城始见记载。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防御匈奴南侵,于公元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犹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防御异族侵扰,自洪武至万历,前后修筑长城18次,北部长城东起山海关东南老龙头,西至嘉峪关,称为“边墙”。
宣化、大同二镇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并筑有内长城,称为“次边”。东北为防御女真等少数民族的骚扰,在正统、成化年间修筑起自山海关附近铁场堡,经今辽东西岸,至今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鸭绿江边的辽东边墙。全部长城总约6300公里。大部分至今仍基本完好。居庸关一带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女墙高1米。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工程之一。并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介绍长城的构造
1.城墙墙身的构造特点:城墙墙身随地势起伏有高有低,底宽顶略窄。
2.城墙顶部的构造特点:构筑精细厚实,垛口利于瞭望和射击。
3.城墙上台子的构造特点:分工明确,构造合理。
4.与长城配套的烽火台的特点:间距半里,便于报警。
三、深入探究
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长城今天还有什麽价值?有人认为长城的构造那么简单,难以说出有什么艺术价值,你怎么看?
(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后交流、发言)
①(军事价值)几千年前,长城之所以形成,主要是因为它在军事上发挥很大的作用,
那么哪位同学来谈一谈在战争中长城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在现代社会,长城还有军事价值吗?
(投影显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