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360字。

  四川省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12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ě)   冰屑(xiáo)  莅临(lì)  颓圮(pǐ)  屏息以待(bǐng)
  B.青荇(xìn)  干练(gàn)   奴隶(dì)  菲薄(fěi) 长歌当哭(dàng)
  C.机械(xiè)  浸渍(jìn)  游说(shuì)  不惮(dàn)  殒身不恤(yǔn)
  D.河畔(bàn)  舔舐(shì) 解剖(pōu) 谄媚(xiàn) 以飨读者(xi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佳肴 嬉笑 风华正茂 欣然前往 份内之事
  B.悠长 纽扣 婆娑起舞 泪下沾襟 绿草如茵
  C.洋溢 原谅 凄婉迷茫 默无生息 拨除杂草
  D.废墟 母指 心智健全 胆战心惊 启承转合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识。
  B.越菲等国对中国新版护照如此强烈抵制,其实,越南也罢,菲律宾也罢,是利用中国护照做文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们知道,在与中国较劲南海主权不断败阵之后,越菲不断地变换策略。
  C.淘宝四钻卖家“朱朱美国代购”店主告诉记者,她就碰到过看不懂英文却要求她在美国代购保健品的老年买家,正如她所担心的,代购过程中居然出现许多问题,尽管她事前做了很多解释说明,最终对方仍然买错了商品,还迁怒于她,给予差评,让她深感冤枉。
  D.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回忆了自己童年的峥嵘岁月: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梁任公先生作了一次演讲,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在举国欢庆“东方红”升空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太空,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C. 华莱斯假如真的取得了查理•达尔文已经取得的成果,而且已经把它写成了论文,那么,华莱斯对“万谜之谜”的解答,岂不会登载在某一期刊上并在几个月内寄到“达温宅邸”来吗?
  D.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5.下列有关语文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又叫《春秋左氏传》,是记载春秋的历史传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较之《国语》,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B.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C.新词新语产生的源泉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新词新语反映了新时代、新生活和当下的流行文化。
  D.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纪实文学形式,传记写作主要根据调查研究和传主个人回忆等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叙述和说明。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