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70个字。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肇( )埋没( ) 彷徨( )嘹望()授予()
2理解词义
格物:致知:
彷徨:修身:
清谈:诚意:
正心:齐家:
袖手旁观:一帆风顺:
3本文是一篇(文体),作者是美国华裔
家,奖获得者。
4、在文章中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三、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结合前面的预习,把你认为重要的生字注好音。
(二)找一找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提示:先独立做,然后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