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6020个字。
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卷七年级语文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贝壳(ké) 随声附合驰骋忍俊不禁(jīn)
B.静谧(bì) 水波粼粼荫庇塞(sài)翁失马
C.动弹(tan) 骇人听闻攲斜苦心孤诣(yì)
D.背负(bēi) 花枝招展峰峦不亦乐(yuè)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新世纪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青年,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构筑起自己理想的海市蜃楼。
B.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语文老师耐心教导我们明确复习的作用是“温故知新”,而不是“重复学习”。
D.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我养成,自我成长”主题教育。
B.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D.各地中小学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善读”,即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②俄国大文豪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③在谈到读书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人们常常引用“开卷有益”这句古语。
④不过,“开卷有益”并不能一楖而论,而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
⑤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如汉代大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A.⑤②④①③B.③②⑤④①C.③⑤②④①D.⑤②③④①
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李觏(ɡòu)(1009-1059)字泰伯,北宋南城(今属江西)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5.下面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B.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C.诗人的视野由小而大地打开,色彩由暗而明地变化。
D.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1分)
岳柱早慧
岳柱,字止所。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①”,柱指陶母腕上金钏②,诘③之曰:“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④也?”何大惊异。
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
【注释】①陶母剪发:晋朝政治家、军事家陶侃少年时家贫,一次朋友来访,陶母无力招待,便剪发以沽酒。②钏(chuàn):镯子。③诘:质问。④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
6.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B.柱指/陶母腕上金钏。
C.何大/惊异。D.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何大惊异(▲) ②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金钏可易酒,何用剪发为也?
9.画师何澄所画“陶母剪发图”错在何处?(2分)
10.八岁的孩童岳柱为什么能指出画中的错误?(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