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930字。

  山东省济南世纪英华实验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 、准考证号等相关内容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I卷(共36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模样(mó) 疲惫(bèi)  濒临绝境(bīn)    并行不悖(bèi)
   B.麻痹(bì) 包庇(pì)    情意缱绻(juǎn)  步履蹒跚(pán)
   C.畸形(jī) 屏息(píng)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
  D.贮藏(zhù)鞭笞(chī)  瞠目结舌(chēng)情不自禁(j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逸事    出洋相    韬光养诲    唉声叹气
  B.殒石    踩高跷    贪赃枉法    一张一弛
  C.坐镇    耍伎俩    大肆渲染    皇天厚土 
  D.蛰伏    打牙祭    咬文嚼字    和盘托出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的言论已彻头彻尾宣告破产。
  B.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C.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网络文学走过十年之路,似乎大有成为准主流文学之势,但相对于纯文学面言,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春花而喜年少,见秋霜而叹白头,见旷野而遥想塞外,见小溪而梦回江南,中国的诗人多是因“物”而缘情的。
    B.古人对于竹子,有的喜欢,如郑板桥诗中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的不喜欢,如杜甫诗中说“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  C.秋日的田野真是五彩缤纷:稻谷的金黄,枫叶的火红,桂花的雪白,竹林的深绿……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丰满的和谐。
  D.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
  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B.我国目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
  物燃料产业 “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影响人们的粮
  食消费,也不同粮食争夺耕地。
  C.通过成都妇女唐福珍的案例以及其他拆迁致死事件,促使中国顶尖大学
  的5名法学教授作出罕见的公开表态,呼吁改变一向鼓励开发商暴力拆
  迁的条例。
  D.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
  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
  汤嘉琛
  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因为有人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鹃后传到微博,引发了主题为“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经网友再创作后,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俨然无所不能。杜甫是河南巩县籍名人,网友的涂鸦之举遭到了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痛批:“恶搞杜甫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恶搞组图的方式成为舆论热点,恐怕是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始料未及的。从目前报道来看,对微博中风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