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1650字。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2-2013学年高二年第二学段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命题人:杨尧皇 20130128
一、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每格1分,共6分)
1.(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行路难(其四)》)
(2)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宫赋》)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二、课内外诗歌赏析 (1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2—3题 (每题3分,共6分)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4.对以下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丁都护歌
———唐•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鸣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A.首四句,作者把纤夫的生活放在商业稠密的背景上,纤夫的形象跃然纸上:挽着纤绳喘着粗气,艰难地拖着船逆流而上。
B.中四句重要写纤夫生活条件之恶劣和凄切哀怨的心境。
C.末四句更进一层,写磐石之大,行动之艰难,即使是万人也无法将石头拖至江边,把 纤夫之苦推向了极端。
D.全诗朴素自然无刻琢的痕迹,处处以形象的画面代替叙写,层层深入地把诗情推向了 极端,不愧为浪漫主义之作。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5-6题。(共7分)
浣溪沙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5.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6.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3分)
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共21分)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良庖岁更刀,割也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
④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⑤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⑥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③⑤
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3分)
A.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B.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C.洎牧以谗诛 D.赵尝五战于秦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韩愈
子厚少精敏,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