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内容丰富,紧扣高考主题,实用!)
高考语文复习晨读材料(一)
一、 默写内容
1、古文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砾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2、诗词曲
《氓》《诗经•卫风》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离骚》屈原
帝(dì)高(gāo)阳(yáng)之(zhī)苗裔(miáoyì)兮(xī),朕(zhèn)皇(huáng)考(kǎo)曰(yuē)伯(bó)庸(yōng);摄(shè)提(tí)贞(zhēn)于(yú)孟(mèng)陬(zōu)兮(xī),惟(wéi)庚寅(gēngyín)吾(wú)以(yǐ)降(jiàng);皇(huáng)览(lǎn)揆(kuí)余(yú)于(yú)初度(chūdù)兮(xī),肇(zhào)锡(xī)余(yú)以(yǐ)嘉(jiā)名(míng);名(míng)余(yú)曰(yuē)正(zhèng)则(zé)兮(xī),字(zì)余(yú)曰(yuē)灵(líng)均(jūn);纷(fēn)吾(wú)既有(jìyǒu)此(cǐ)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hùjiāng)离(lí)与(yǔ)辟(pì)芷(zhǐ)兮(xī),纫(rèn)秋(qiū)兰(lán)以为(yǐwéi)佩(pèi);汩(gǔ)余(yú)若(ruò)将(jiāng)不及(bùjí)兮(xī),恐(kǒng)年岁(niánsuì)之(zhī)不(bù)吾(wú)与(yǔ);朝(cháo)搴(qiān)阰(p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二、 必须掌握的熟语
1.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3.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4.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5.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6.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7.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11.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12.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1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1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1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1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1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1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19.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20.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2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2.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23.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2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25.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26.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27.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28.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29.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30.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三、 诗歌鉴赏常识
高考大纲要求: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简单一点说就是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艺术技巧的鉴赏与评价。
鉴赏诗歌须具备的知识积累:
⑴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首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⑵常说的表达方式指的是: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
⑶常说的表现方法指的是: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想象、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⑷意象、意境
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寓着作者情感的物象,如人、物、景等。
意境指的是:由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的诗歌的基本的整体情境。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⑸常见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迷恋、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⑹通常指的“作用”
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⑺常见的内容:
离情别绪、怀古伤今、思乡怀远、 个人情志与山水田园、咏史咏物与讽喻抒怀、春恨秋悲与人生际遇、出世的山林之趣与入世的庙堂之志……
⑻常见的创作风格:
朴素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清丽婉约……


(四)高考作文素材库(一)
(一)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