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30个字。
《雨的诉说》课时教案
zzggcc197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优美的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围绕“雨的诉说”的主题,深人生活,进行实际查访。利用书籍资源或网络资源,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集成资料夹。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或专题辩论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倾听自然和文学中“雨”的声音,体会自然的美好,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搜集并整理有关“雨”的资料,学会利用资源,品味资源共享的快乐。
2.能够流利、有条理地向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3.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自然现象和问题。
教学难点:
1.确立“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的学习观念,并能从不同角度客观地评价事物。
2.运用合理的想像和联想,独立完成以“雨”为话题的作文。
(突破方法: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查找有关“雨”的文字、音乐、图画等资料,确立“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的源泉”的学习观念。在合作学习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能在写作中充分抒发内心对“雨”的丰富独特的感受。)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学方法:讨论法、对话法、情景创设法等
学习方法:实践法、合作探究法、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
1.组织学生分组查找、整理关于“雨”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
3.组织朗诵能力较强的学生,准备课上范读一些优秀作品。
学生的准备:
1.查找以“雨”为主题的诗歌、散文、音乐、图画等资料。
2. 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和生活中的雨文化现象;了解雨的双刃剑作用并搜集具体事例,准备课堂发言。
3.小组内充分交流,共享资源,争取课堂有精彩表现。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一幅幅雨的图画)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是上天赐予人间的最特别的礼物。它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和雨做一次零距离的接触。请同学们翻到第18页《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并饱含深情地齐读第一段(多媒体显示课题)。
二、走进雨的世界:
1.(观察《雨的形成》示意图))现在,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了吗?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