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40个字。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眼,理解课文的主旨。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
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介绍背景知识,结合美读,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语: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荷塘月色》,一起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二、作者、背景介绍: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散文秀丽朴素,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下他的《荷塘月色》。
本文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
三、初步感知课文:
1.欣赏配乐朗诵的课文,请学生听清字音,,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与大致结构。
注意一下一些字的读音:
煤屑(xiè)蓊蓊郁郁(wěng)踱着(duó)点缀(zhuì)袅娜(niǎo nuó)霎时(shà)脉脉(mò)酣眠(hān)峭楞楞(qiào léng léng)媛女(yuàn)梵婀玲(fàn ē líng)纤腰(xiān)沾裳(shāng)敛裾(liǎn jū)
2.提问:课文分为几部分?
明确: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月下荷塘美景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四周的景色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