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70字。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重点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
  【课时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检查自学情况,讨论课文的线索和结构,布置讨论题。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检查研究性学习情况(部分),以学生抢答,教师补充和订正的方式进行。)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号秋实。文学研究会早期成员。江苏东海人,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又自称扬州人。
  生活经历: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1932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早年从事新诗创作,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的失意,也有觉悟青年对光明的呼唤。在清华任教后,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朱自清正直爱国,参加过“五•四”和“一二•九”运动。1948.8.12病逝前,谆谆嘱告家人,说已签名拒绝美援,不要买政府配售的面粉,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毛泽东赞扬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代表作品:《雪朝》(与人合作),散文代表作:《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伦雅俗共赏》等。
  二、文章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