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100个字。
201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一轮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
(一)陶渊明《桃花源记》
【甲】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屋舍俨然俨然:(2)具答之具:
(3)芳草鲜美鲜美:(4)无论魏晋无论: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的一项()
A、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
B、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轩敞者为舱
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
D、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6、翻译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
8、“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
【参考答案】
1、(1)整齐的样子(2)详尽(3)鲜艳美丽(4)不要说,更不用说
2、B 3、C 4、C
5、世外桃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等。
6、⑴(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⑵这个渔人为他们详细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那些人都感叹惊讶不已。
7、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8、学生回答只要能紧扣“表达作者美好理想,反映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并言之有理即可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俨然:()②交通()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在作者眼中,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4、这篇文章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