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曾说:
“当你从一个坐在他自己店门前的杂货商跟前走过,从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跟前走过,从一个马车站门前走过时,请你给我描绘一下这个杂货商和这个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整个的身体外貌,要用画家那样的手腕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状态,使我不至于把他们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是不同的。”
善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细节,积累写作素材。
巧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思想性格。
仔细阅读下面的片段,思考:
下面的片段中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她们的性格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
杨二嫂今年四十多岁,个子高挑,稀疏的头发里夹杂着一些白发,短短的眉毛下有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也许因为爱吵架的缘故,她的嘴唇特别薄,而且嘴角也烂的一块一块的。 ——《杨二嫂骂鸡》
旁边已围了很多人。只见杨二嫂站在张姨家门前的石板上,袖子高挽,两手叉腰,横眉怒目,两只眼珠子都快从眼眶里迸出来了。她骂道:“该死的偷鸡贼,馋死你了,偷东西也不看主家是谁,竟偷到你姑奶奶家来了。偷了我的鸡子儿,叫你全家都得鸡瘟,死了没处埋。” ——《杨二嫂骂鸡》
外婆从小在乡下长大,没读过什么书,她天生就是个急性子,喜欢打抱不平,还是个大嗓门儿。每次来看我们,一定把门擂的山响,嘴里还不住地大叫:“菲菲,开门啦!”那架势好象是衙门 里的差役捉壮丁。 ——《“老顽童”外婆》
进了门,人未到,声先闻:“娃呀,怎么见了外婆也不叫?”随后满脸堆笑地张开双臂一把把我揽在怀里,一个劲地抚摸:“宝贝呀,几天不见,可想死外婆了。来,让外婆看看你胖了没有……”惊雷般的嗓音震得我的耳膜痒痒的,布满老茧的有力的双臂搂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老顽童”外婆》
写人物应注意的问题
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如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描写等。 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写,即:所有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 要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 也可以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如通过与他人的对比,环境的烘托等来突出人物。五:描写中要蕴含感情.
二、如何写活人物
(一)巧用修辞 放大人物
用了比喻、陌生的可以变成熟识的,抽象的可以变成具体的,深奥的可以变成浅显的,复杂的可以变成简洁,使人容易理解,不仅如此,比喻还能给人带来生动鲜明耐人寻味深刻的印象.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1、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拣出来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光鲜。
2、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腿,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藤野先生》
鲁迅抓住了“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这一外貌特征,把一群胸无救国之志,生活糜烂庸俗的“清国留学生”描绘得入木三分。“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是比喻,“ 实在标致极了”是反语,表现了对他们腐朽生活的极其厌恶和辛辣讽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