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用时48分58秒。另有课件及教案。

  《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乡愁》是一首经典的抒情小诗,短小但意蕴深厚,诗的字里行间充溢着浓浓的乡愁,短短88个字中蕴涵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厚重主题并非易事。因此,本课的教学注重循序渐进,注重不同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一步步走进 “乡愁”意境;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体验诗人内心深处的浓重的“乡愁”。
  由于我们的学生鲜少有离乡背井的经历,偶有离家也只停留于表层的体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加强学生的诵读与品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联系生活,使他们的情感逐步丰厚起来,在课堂上有自己深刻、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理解诗歌的厚重主题。
  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厚重主题。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诗歌蕴含的深情。
  1.创设情境: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棂,洒满房间。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抬头眺望,不禁双眼朦胧,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于是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教师配乐朗诵]
  2.请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所蕴含的深情。
  要求:①请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②想一想:你能体会到一种什么样在滋味呢?
  3.请学生交流读完这首诗的时候心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4.推荐一名学生朗读,读出诗人的深深眷恋之感,师生点评。
  5.齐读全诗,感受深情。
  二、品读赏析,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蕴美。
  1.乡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的一种思乡之情,但是诗人笔下的乡愁却让我们触手可及,你能找出诗人是借助哪些具体可感的形象(物象)来表达乡愁的吗?(板书: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诗歌通常用形象来说话。)这种物象在诗歌中我们称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