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90个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维教案(两课时)
zzggcc197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鲁迅及作品《朝花夕拾》。
2.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理清文章脉络。
过程与方法:1.补充交流,合作学习,积累作者作品常识。
2.通过情景导入,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3.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鲁迅及作品《朝花夕拾》;积累生字生词;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体味童真、童趣。
突破方法:本文是经典之作,教学要考虑作品的文学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前注意营造氛围,拉近学生语文人的心灵距离。本文篇幅长,文白夹杂,积累生字生词便成了一项重要工作。这里可以多用点时间,扫除文字障碍,为下面文章的解读打好基础。在配乐朗读中感知文意,走进作者的童年记忆,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进而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导航:情景创设法、设疑激趣法、朗读法、交流法等。
学法导航:体验法、听读法、探究法、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本课内容特点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2.查阅有关鲁迅、《朝花夕拾》及与本课有关的资料,精心编辑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3.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4.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查阅有关鲁迅及课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3.回忆童年的有趣经历,准备课上发言。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歌曲《童年》,营造学习氛围。)
一、谈话导入: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请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吧。(学生活动)爬树抓知了,乘夜色捉萤火虫,采摘刚开的花,偷尝未熟的涩果,或者在一块空地上种空心菜、扁豆,或者在有风的天气里放风筝,没风的日子里和朋友相邀出游……
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46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歌曲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其中的童真童趣!
二、走近作者
首先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补充。
1.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专集。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