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约5370字。视频实录在http://www.ht88.com/downinfo/353353.html

  《将进酒》教案(二).doc
  《将进酒》课件.ppt
  《将进酒》学案(二).doc
  华文隶书.TTF
  清平乐.wma

  《将进酒》教学设计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耿文超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深入文本,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分析内容,品鉴特色,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及难点:
  品鉴特色,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教学方法:诵读与鉴赏相结合
  教学方式: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必修五》中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蜀道难》是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所作,诗人用变幻莫测的笔法,表面上写蜀道艰险,实则写社会的不安和自己仕途的坎坷,那么在他被迫离开长安八年之后,会有怎样的心态呢?余光中有这样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选修文本第一课《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鉴特色,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拓展延伸,分析比较,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三、出示“学习环节”
  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深入体味。
  (一)浅味——认知文本
  三个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文义3、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先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遍,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课上交流。
  教师出示“字音检查”和“词义检查”。
  找一位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做好点评准备。
  试问学生,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读了这首诗最初的感觉是什么?
  康震教授在“百家讲坛”《品李白》中说,李白是古代诗人中性格最多样化的一位,尤其是酒后的李白内心更显得丰富。
  (二)品味——品鉴文本
  提问: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李白?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内容+手法+情感)
  小组讨论、发言,教师引导总结归纳李白的性格特点,例如,悲伤、乐观、愤激、痴狂等。
  (出示李白主要经历)
  历史也验证了李白的说法,前有孔子“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后有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叹,陶渊明: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嵇康“劳谦寡悔,忠信可久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可见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结。一生大起大落,怀才不遇,人生苦短,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