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130个字。
第六单元历史智慧
黄瑞年编写
精品赏读
11.邹忌讽齐王纳谏
⊙收获平台
一、积累和运用
1.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 )
A.从反面讽刺B.含蓄地嘲讽C.从正面说服D.委婉地规劝
2.对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朝:cháo朝廷、朝堂
B.时时而间进间:jiàn间或、偶然
C.能谤讥于市朝谤:bàng指责别人的过失
D.期年之后期:jī一周(年)
3.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②①
4.对下列句子中涉及到的称呼,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③臣之妾畏臣
④臣之妻私臣⑤王之蔽甚矣⑥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②③④/⑥
C.①⑤/②⑥/③④D.①②/③④⑥/⑤
*二、阅读课文前两段,完成5—8题。
5.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朝服衣冠:衣服D.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6.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客欲有求于臣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以告,则杀之④皆以美于徐公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7.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忌不自信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8.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
12.曹刿论战
⊙收获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边各组加点字的意思。
⑴牺牲玉帛()⑵小大之狱()
作出牺牲()越狱逃跑()
⑶虽不能察,必以情()⑷忠之属也()
以情动人()忠于人民()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如有省略,在括号内补出省略的词。
⑴何以()战?___________ ⑵必以()分人。____________
⑶必以()情。___________ ⑷可以()一战。____________
3、用课文原句填空:
⑴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本文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曹刿所以让鲁军追逐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鲁国以弱胜强,打败齐国主要原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
*三、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