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发展等级创新训练课示例之三

灵活自如表达 笔下尽珠玑

题记:  多一种表达方式,多一份文章精彩


【课题由头】

今天是6月8日,离高考只剩下28天的时间。当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同学们的心情可能是紧张、兴奋、激动、忧虑、喜忧参半、跃跃欲试等。
这些词语都表现了同学们不同的心情或者说心理状态。现在就每一个词语,把它扩展为句子。
可能出现的答案:
听了老师的话我感到心里一阵紧张。
高考即将来临,我觉得特别的兴奋(激动)。
马上就要到黑色的七月,我的心情非常忧虑。
检验十年面壁成果的时候来到了,我跃跃欲试。
只剩下最后28天的时间,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可说是喜忧参半。

【抒 情】

上面这些句子,从表达上来说称为“抒情”。
表达方式: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或表达方法。基本的表达方式有5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记叙文常用的是前三种。
上面的句子容易与心理描写混淆,请注意:描写是就对象的状貌、情态等作具体形象的描绘、刻画,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心理活动、内心世界的直接描写。
[明确]表达、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思、情感就叫“抒情”。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上面的句子都属于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例如柯岩的《周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叙述基础上的抒情】
但是,我们要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读者,如果只是一味地说:啊,我是多么痛苦!啊,我为什么不能像小鸟那样的飞呢?我多么地爱你啊,亲爱的妈妈!这几天我心里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读者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他会觉得你装腔作势,虚情假意,是在作秀。这时候,你“啊”字用得越多,感叹号用得越多,读者心理越厌烦反感。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对你所指的事物不了解,更不理解,缺乏必要的情感基础,自然就不会产生共鸣。因此你的抒情要产生感染力,就必须告诉读者4个“W”,即“谁”(who)“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干什么”(what)。那么,如何使上面某一个抒情句子在读者的心中产生共鸣?
[示例]今天早上,语文老师来上课,课前发下了第30张综合练习卷。看着一抽屉未完成的练习卷,想想一个个老师的劝告,我头痛得要命。唉,这几天心里实在是比较烦比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