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70字。
李商隐诗二首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
⑵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
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二首其一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高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以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在学习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大家请看大屏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
⑵ 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
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3、德育目标:
⑴ 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⑵ 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意境。
【学习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鉴赏法、总结法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与杜牧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 《李义山诗集》。
(一)诗歌背景。
在李商隐生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他46岁的时候,他写下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首诗,也是最难懂的一首诗,却又是后世读诗之人最喜欢读的一首,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