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20个字。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lrping062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熟练诵读并背诵课文的基础上,继续积累文言语汇,感受文言语句的特点,理解关联词语在组段成篇中的作用,能将文言语句顺畅、准确地译为现代汉语。
过程与方法:
自读——感知——领悟——归纳——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襟怀抱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寓情于景或叙议结合的特点,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
作者用融情于景的方法,写出因景物变化而引发的不同感受,进而引出议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内容,学习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 引入新课
谁知道江南三大名楼都是什么楼吗?
明确: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
介绍岳阳楼:
岳阳楼为岳阳城西门城楼。它屹立洞庭湖畔,枕巴山,瞰洞庭,一派虎踞龙盘之势。相传岳阳楼是三国时期的鲁肃建的,但不确定。岳阳楼的扩建始于盛唐张说,开元四年(716)贬守岳州,已年近半百,扩修岳阳楼,竣工后,因其在天岳山之南,遂定名为岳阳楼。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著名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宋庆历四年(1044)滕宗谅谪守巴陵,岳阳楼又为之改观。新楼增其旧制,刻历代名人诗赋于其上,并于楼北建燕公楼,专祀张说。滕子京犹觉不足,以为“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于是请名家作《洞庭晚秋图》,连同亲拟《求记书》一并寄好友范仲淹。范欣然命笔,遂有《岳阳楼记》传颂千古。岳阳楼后几经兴废,清光绪六年(1880)再建。现建筑为1983至1984年按历史风貌重修。同时改建了周围“南极潇湘”、“北通巫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四座牌坊,刷新了“怀甫”、“三醉”、“仙梅”三座辅亭。楼内陈设也有所充实。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此楼旧貌依然。
介绍歌咏岳阳楼的诗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介绍岳阳楼的名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清代窦撰
二、 讲新课
(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
他出身贫苦,两岁时死了父亲。青年时借住在一座寺庙里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