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00个字。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翻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
  2. 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并能举出生活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来。
  教学重点
  学会用多种方式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方法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
  2.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内容切合实际,精简实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读过很多故事,像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习新课
  一、大声地读——读通
  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字音准确。
  展示课件:提醒学生注意的字词。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
  展示课件:  
  (一)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二)翻译下列语句: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二、生动地读——读懂
  1.学生按以下要求朗读,老师适时指导。
  (1)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节的波折,也就是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