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个课件,均有配套的教案和练习。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及配套ppt
《丹柯》导学案及配套ppt
《安东诺夫卡苹果》导学案及配套ppt
《炮兽》导学案及配套课件ppt
《墙上的斑点》导学案及配套课件
《墙上的斑点》 导学案.doc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应县一中 杨盛林
学教总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理解作品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和呼唤人性与爱 的回归的思想情感。
3、体会小说语言简练明快和寓意含蓄深远的艺术特色。
4、结合单元知识,体会小说叙述上的特点及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理解作品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和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的思想情感。
难点:体会小说语言简练明快和寓意含蓄深远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拟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学习流程】
一、作者简介(可放ppt或自查资料)
海明戚(1899 - 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予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二、背景介绍(可放ppt或自查资料)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捍卫民主的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无辜的动物。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尤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令小说允满了悲悯的力量。
三、相关知识(ppt展示)
【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一部分内容隐藏起来了。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四、初读课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