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字音、字形部分
撰稿人:攀枝花市攀钢五中 黄莉
2005年3月28日
第一部分 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一、高考考点要求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考题所涉及的字音都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也就是说,既不包含方言读音,也不包含古汉语读音。第二,考查动态语言中汉字的读音,一般为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二、本考点在命题方面的特点
第一,试题所用语言材料是社会人群易误读字,主要有认半个字误读(形声误读)、多音字误读、形似字误读、声母误读、韵母误读、声调误读等。第二,题干大多要求选择有错误的项。
三、思维方法点拨
(一)根据近年来高考试题所选用的字音材料看,社会人群易误读字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这部分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受形声字读半个字的影响而读错字音。如“功亏一篑”中的“篑”,正确读音为kuì,有的人误读为guì。现代汉语形声字数量很大,一部分字的声旁与字的读音相同,这给我们认读汉字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一部分字的声旁与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有的甚至完全不同,这又给我们正确认读字音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所以,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把那些经常误读的字挑出来集中记忆,以此提高复习效率。
2、 受多音字多种读音相互干扰读错字音。如“差”,在“差别”“差强人意”中 读 chā,在“差劲”“差不多”中读chà,在“差遣”“鬼使神差”中读chāi,在“参差”中读cī。一字多音,给识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掌握好常用的多音字,除了平时学习、复习时要下大力气之外,在复习方法上要注意①要分组识记,②要结合字义识记。
3、 受声母或韵母读音相近的干扰读错字音。声母如“的士”中的“士”,正确读音为shì,因声母“s”与“sh”发音相近,“士”被有的人误读为sì;韵母如“树根”的“根”,正确读音为gēn,因“en”与“eng”发音相近,“根”被有的人误读为gēng。声母或韵母易误读字考查的重点是声母的误读。
4、 受形似字干扰读错字音。如“棘手”中的“棘”,正确读音为jí,这个字与“辣椒”的“辣”字相近,“棘”被误读为là。
5、 受别的词的干扰或方言的干扰读错字音。双音词如“干涸”中的“涸”,正确读音为hé。可能受“干枯”一词的影响,“涸”被许多人误读为kū。成语中“杳无音信”中的“杳”正确读音为yǎo,可能受方言干扰,这个字被许多人误读成miǎo。
6、 误读声调读错字音。如“倒垃圾”中的“倒”,正确读音为dào,有的人误读为dǎo。
(二)记忆方法指导
(1)记忆口诀: 语音想情境 、再试把词组、 多音义归类 、记少不记多
语音想情境:语音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识记字音或做语音题时应想想这个字在生活中的发音情况。一些字词你看着它本身不会读或读不准,但想一想它在生活中的运用(包括电影、电视等媒体中)的情景,也许你就会读了。
再试把词组:即重新组个词。一些字在这一个词中读不准,但换到另一个词中,你也许就会读了。
如:始作俑者——兵马俑 核心——原子核 冯铿—— 铿锵
园圃——苗圃 焚椒兰——辣 一饭三哺——哺乳
多音义归类:多音字字音的识记应把字音与字义对应起来,进行归类记忆。
如:创,有“受伤”意义时读第一声chuāng,如:创伤、创痕、创痍、重创;有“创造”意义时读第四声chuàng,如:创造、开创、创建
粘:用作动词读“zhān”,如“粘连”、“粘贴”,用作形容词读“nián”,如“粘度”、
“粘合”、“粘土” 。
记少不记多:多音字识记应先记用得少的那个音,剩下的归一类,就易记了。
如:“遂”除在“半身不遂”中读阳平suí外,其余都读去声suì。
“佣”除在“佣金”中读去声外yòng,其余读阴平yōng。
(2)归类识记法:
①多音字——切记据义定音。多音字,意义不同,读音也相应改变,以示区别,因此要根据这个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去判定读音。如 “参与” 中的“与”,意为“参加”,它就不读“yǔ”而读“yù”;又 “押解”中的“解”,意为“押送”,它就不读“jiě”而读“jiè”。
②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形声字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等原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形声字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所以形声字并不都能根据声旁来推断读音。考生在识记过程中一定要打破“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老话,谨防声旁误导。如 “畸形”中的“畸”,它就不读声旁“奇(qí)”而读“jī”;又如 “旖旎” 中的“旖”,它就不读声旁“奇(qí)”而读“yǐ”。
③形似字——看清细微差别。形似字错读,大都因为没有看清它们的细微差别。如 “庇护” 中的“庇”,考生容易把它误看成“屁”而错读为“pì”;又如 “璞玉” 中的“璞”,考生容易把它误看成“蹼”而错读为“pǔ”,正确读音为“pú”。
④方言字——矫正地区缺陷。我国人口众多,方言比较复杂,共有七大主要方言区,考生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如 “姊妹” 中的“姊zǐ”,北方考生就容易读成方言“jiě”;又如 “结束” 中的“束shù”,南方考生就容易读成方言“sù”。
(3)特殊归类记忆法:
①当(dāng、 dàng)两个读音
dāng:当初的他相当精明,当用的钱不用,遭到老丈人的当头棒喝;如今的他当仁不让,那个浩月当空的晚上,当着大家的面当场宣布,:如今我当县长了,当权后的我,改变当初的形象是当务之急。
dàng:他当天当真安步当车赶回家,把一口锅当两口锅当了,事后又长歌当哭,我认为太不妥当。
(注意:当天、当车均有两种读音,意义不一样)
②着(zháo 、zhuó)两个读音
zháo:由于对一本书着迷,我做事着三不着两,家里着了火,我很着急,急忙爬上楼顶,结果,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最后累得睡着了。
zhuó:(蒋介石)着意穿这一身着装,在西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