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50个语段,约23110个字。

  初中文言文经典练习
  一、
  【方法点击】:
  1、 找:
  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首先找出来我们在书上学过的实词和虚词,回忆解释。
  2、 去:
  有名词、年号、人名、地名、物名、职称、器具名等。
  3、 读:
  强化阅读,注意“熟读百遍,其义自见”,掌握文章大概意思。
  4、 说:
  鼓励学生多说,对于说错的部分,加强记忆。
  5、 解:
  老师讲解,对于课内知识点出来,课外涉及重点字词强化学生记忆,时常考察。
  ﹙练习﹚

  1 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选自《宋朝事实类苑》
  [注释](1)参知政事:副宰相。(2)同列:同僚。(3) 遽(jù):急忙。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字的意思。
  1)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2)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2、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解释:
  ②时人服其量。
  解释:
  3、有句俗话“”正可以用来形容吕蒙正。
  4、读了上文,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1.1)犯错2)假装
  2.①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
  ②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
  3.宰相肚里能撑船
  4.人应该要有大度量,能宽容待人。
  附:译文
  吕蒙正先生不喜欢记着别人对他犯下的错。当初刚任参知政事的时候,上朝时,有一个朝廷官员在帘内指着他说:“这样的粗陋之人也能够参与朝政吗?”蒙正假装没有听到走了过去。他的同事很愤怒,让人询问那位官员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结束后,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愤愤不平,后悔没有追问到底。蒙正说:“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我终身不能再忘了他,还不如不知道。没有查询他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气量。
  2 陈实与梁上君子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似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
  【文言知识】盗现代汉语中,盗指强盗,贼指小偷,而文言中恰恰与此相反:盗多指小偷,贼多指强盗。上文“盗夜入其室”、“盗大惊”中的两个“盗”,均指小偷;“无复盗者”中的“盗”指偷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