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100个字。
初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导学演练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教育办公室赵洪军邮编:272504 手机:13406260263
生命中血肉精魂
——《故乡》同步导学演练
【走近文本•基础阅读】
一、导航•课前激趣
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的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血肉精魂。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篇有关故乡的文章。
二、感知•文本主旨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三、积累•学有所得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既然(jì)阴晦huì)断茎(jǐng)心绪(xù)
B.闰土(rùn)寓所(yú)亲戚(qī)祭祀(shì )
C脚踝(huái)潮汛(xùn)嗤笑(chī)瑟索(sè)
D作揖(jí)惘然(wǎng)恣睢shuī)隔膜(mó)
2.下列解词中错误的一组是( )
A.既然:这里是已经的意思。心绪:心情。如许:这么些。鄙夷:看不起。
B.苏生:苏醒、重现。嗤笑:讽刺。打拱:作揖。
C.恣睢:放纵、凶暴。偶然:心里好像失去什么的样子。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D.无端:无缘无故。萧条:荒凉、冷落的意思。愕然:吃惊的样子。阴晦:阴沉、昏暗。
3.下列各句都运用了修辞方法,请将它们的修辞方法写在括号内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2)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 )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不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5)我只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
4.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1)时候既然是深冬。 既然:
2)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仿佛:
3)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无端:
5.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每个人都要长大
——《孤独之旅》同步导学演练
【走近文本•基础阅读】
一、导航•课前激趣
你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你的感受。在人生旅途上,有快乐,有痛苦。有的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有的人在孤独艰辛中成长。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孤独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长的一段经历吧。
二、感知•文本主旨
抓住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心理的发展来分析课文。故事情节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离家随父野外放鸭的行程生活及定点生活所经历的艰辛与孤独的具体事件,是一段人物成长过程中生活艰辛、精神孤独的人生旅程。
三、积累•学有所得
1.《孤独之旅》作者是________,选自________,本文主人公是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陌()生(2)觅()食(3)空旷()
(4)胆怯()(5)yíng()火虫(6)逃cuàn()
3.理解句子“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读•学有所思
4.小说结尾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的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一种什么描写?如果把这节文字删掉有什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课文中找出最令你感动的一处文字,并说明你为什么会被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忆你的成长历程,请将在你的成长道路上对你的“长大”有较深影响的一件事用一段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素材积累
熟读并抄写文中你喜欢的句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