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出题人:彭望朗)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的一组是( )
A. 氓隶(méng) 锋镝(dí) 玉玦(jué) 参乘(shèng)
B. 俨然(yǎn) 朱拓(tà) 陈抟(tuán) 炮烙(páo)
C. 监生(jiàn) 寒伧(chēn) 间或(jiān) 歆(xīng)享
D. 流觞(shāng) 熹微(xī) 盘桓(huán) 癸丑(guǐ)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戮力 呵斥 形骸 沸反盈天
B. 惆怅 目眦 钝响 崇山峻岭
C. 流憩 寒喧 蹙缩 哀声叹气
D. 怂恿 撮合 商榷 瓮牖绳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② 当然,行是行,这 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③ 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④ 女人们却不独 了她似的,脸上立即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赔出许多眼泪来。
A 然而 固然 以致 宽恕
B 但是 当然 以至 宽恕
C 可是 当然 以致 宽容
D 因为 固然 以至 宽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赵老师多年来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如今,他已是桃李满天下了。
B.我们要发展科学技术,就要研究和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东西,决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C.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B.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C.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不仅是学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D.凝视着老人慈祥的笑容,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半个世纪前的清华园。
二、语段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
①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②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③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④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⑤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⑥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6.对文中有关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④句中的"百无聊赖的""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等词语,反映出祥林嫂遭遇的悲惨和社会的无情。
B.第⑤句中的"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表现出"我"的软弱性,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
C."然而在现世……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这是"我"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D.该段最后一句中"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同样是反语,"渐渐的舒畅起来"其实正说明"我"内心的痛苦还在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