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650字。

  第三单元慷慨正气
  第5课 最后一课
  ⊙收获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ào(      )悔祈(     )dǎo       chà(     )异chéng(     )罚
  duó(      )步gěng(      )住钥(      )shi      wú()着
  2、选词填空。
  (细心耐心用心关心专心分心)
  ①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学习。
  ②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
  ③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听讲过。
  ④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讲解过。
  ⑤个个都那么(   ),教室里那么安静。
  ⑥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
  3、仿写句子,要求句式、修辞基本相同,可任选一题作答。
  ①我难道就没有什么该责备我自己的?我不是也常常叫你们放下学习替我浇灌园子?还有,我要是想去钓鲈鱼,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你们放了假?
  ②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好好保住了自己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答:
  二、翻开课文《最后一课》,阅读以下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片断一:
  正当我看了这一切感到纳闷的时候,哈墨尔先生走上讲台,……我站在坐位上左右摇晃,心里难受极了,头也不敢抬。
  片断二:
  讲完了文法,就开始习字。……“那些人是不是也要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鸣唱?”
  1、“我们课桌的三角架上挂着这些字模,就像是许多小国旗在课堂上飘扬。”说说小弗朗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答:
  2、“有一群鸽子在低声咕咕,我一面听着,一面想:‘那些人是不是也要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鸣唱?’”小弗朗茨从鸽子的叫声中所产生的联想,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3、找出文中体现小弗朗茨心情、态度变化的关键词语,联系全文说说其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答:
  *三、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小弗朗茨还是哈墨尔?存在不同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与同学探讨探讨。
  答:
  ⊙发展空间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张进
  人们都知道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爱国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
  那是1941年,大半个中国仍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下,唯有上海的租界仍在英美的势力范围,犹如“孤岛”。12月8日这一天,“孤岛”也沉沦了。
  大清早,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老校长老泪纵横,正主持着简短的校务会议。最后,他颤声宣布:“……课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是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就立即停课。”
  默默无声的人群中,有一个紧锁浓眉面孔qīngqú()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暨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
  还是在东北三省刚刚沦陷时,他就写了历史小说《取火者的逮捕》和《桂公塘》,愤怒斥责国民党卖国政策。写作时,他时时横眉拍案,连声大喝:“奸贼,奸贼误国!”1936年10月,他和鲁迅等人联合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1937年底,国民党军队撤退,上海成了“孤岛”,郑先生仍在上海坚持救亡活动。当时,日特活动猖獗,有许多人因与抗日有关而失踪、死亡。少数人动摇了,甚至做了汉奸。郑先生却lǐn(      )然正气,无所畏惧。1938年3月,他参加了中国文艺界抗日战争协会,被推举为理事。他还专门到被称为上海“抗大”、由地下党领导的“上海社会科学专科学校”去兼课,为党、为新四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