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370字。
2012年秋季宜昌市(城区)期末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试题分汉字、阅读、写作三部分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1. 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一个人对于职业的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渎了职业之神圣。(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②狡xiá()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培根《谈读书》)
2.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2分)
①断章取意思:②好恶劳意思:
3.古文讲究随文释义,请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的含义。(2分)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4.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将俗语补充完整。(2分)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小非君子,无()不丈夫”,他们“()上能跑马,()里能撑船”,能够善待周围一切人。
5.下列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更正。(2分)
于是,从这深隧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这是睿智的微笑,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署光。
改为;改为
一、识名士之智慧(15分)
【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刘向《战国策•魏策四》)
【乙】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许()说()使()易()
7、用三个“/”划出【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停顿。(3分)
8、用现代文翻译【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
9、【乙】文所讲故事,可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请你选用恰当的成语填入【乙】段“臣请”后面的括号里。(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