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60字。
例谈记叙文写作中材料积累与运用
李彬 江苏省特级教师
随着2012年高考高分作文的揭晓,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考试中选写记叙文比议论文更“讨巧”,因为议论文强调的是思维的缜密、说理的充分和语言的凝练,这对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生活阅历、知识积淀尚不丰富,对问题的思考还欠全面、欠深刻,甚至还有偏颇的中学生来说,确非易事。而记叙文强调的是叙事的完整、主题的明确和语言的生动。可以这么说,在十几年的人生中,每个同学应该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只要把这些故事写出来就是记叙文了。当然,这样写出来的未必就是优秀的记叙文,要写出优秀的记叙文就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和巧妙运用。
写作材料的积累
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选择好写作材料关系到记叙文写作的成败。优秀的记叙文从写作材料方面来说应包括以下要素:叙事要完整,最好有波折;事情不仅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叙事完整,才可以写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叙事有波折,才会曲折动人;事情有意思,才会让人爱读;事情有意义,才会耐读,给人回味的余韵。这些可视为积累记叙文写作材料的基本原则。
1.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朱熹曾经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由大大小小的事情组合而成,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一些“故事”发生,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更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要善于发现那些可以写进作文的材料,并有意识地将它们储存到自己的材料仓库中。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生活是写作的宝库,生活中有喜怒哀乐,文章只有写出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中学生的生活空间虽然比不上成年人那么丰富,但是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能真实地把发生在自己“世界”的故事写出来,就可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在阅读中受到感染,领略到一个别样的“世界”:不同的家庭成员,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信息的不同思考……这些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往往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有了经历,有了积累,才会有灵感,才会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世界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它似一个“万花筒”,里面有政治风云,自然风光,美好的情感,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等等。我们从这“万花筒”中寻觅材料,对这些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探求实质,进而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心灵的呼唤。清人袁枚有首诗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景、一物、一画面,如果用独特的目光去审视,就能读出全新的意境,就会有超常的发现,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我们首先应关注那些偶然发生的事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