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案例之一:
立足真实,捕捉和表现动情点
温二高 张丽敏
背景:1.上次作文内容:书写真情故事
一种心情,凝聚着一个故事;一种感受,镌刻着一段人生体验。请将你生活中最痛苦的和最高兴的经历──深藏于内心的、让人无法释怀的感人故事倾注笔端,讲给大家听。 “真情故事”倡导“我手写我心”。不论是见到的、听到的,还是亲身经历的,只要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就是佳品。
让我们一起从“真情故事”中领悟作文的真谛吧。
2. 学生文章的通病:缺乏真情实感,行文干巴,没有感染力。
3.学生普遍的困惑:无从下笔,硬套硬凑而成
设计思路:积极响应高考作文要求的第一条“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大力提倡对人性、真实和感情的呼唤,在上一次作文的延续下,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归纳,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共同得出切实可行的作文要求和方法。
课堂辑录:
一、感悟身边的“感动”,进入情境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在那里抱怨生活的平淡、乏味和枯燥,但在不少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窗外的细雨、天边的晚霞、朋友的一句话、父母的一个眼神仍会在恰当或不恰当的时候拨动你的心弦,潮湿你的眼眶。不信,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例子:
我们教室的后门扶手处粘贴着这么一句:“请关上门,让我们的心温暖”,这是一个创意,一个温馨的创意,相信它让我们每位同学都为之感动。
还有这角落里的花盆(手指讲台边),里面那枯烂了的万年青在某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透露出生命活力的小小、嫩嫩的芦荟,它让我感动,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不起眼却如此顽强的生命,更是那颗赐予花盆、赐予芦荟、赐予这个角落以生命的充满爱的心灵。
当然也有自然界给予我们的感动:那天,走在每天必经的楼梯上,不经意间却发现了楼下池塘边的那棵杨柳抽出了嫩绿的叶芽,那缀满了翠绿的细碎宝石的枝条那么温柔地垂悬着,远望去似乎还毛茸茸的,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想抚摸的冲动,想象着什么时候风起时“柳絮纷飞如片片雪花”般的美丽,心中不禁一动,脸上也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我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听到了美好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