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70个字。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临邑二中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周保军 班级 七 备课时间 2013年4  月20 日
  课题 岳阳楼记 授课时间 2013年5  月15日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 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方法 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手段 多媒体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先后 叙事:重修岳阳楼 作文以记
  天天 ↓↓
  下下 写景:暗 明
  之之 抒情:悲 喜
  忧乐 ↑↑
  而而 议论: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忧乐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4.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我国有三大名楼,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它们为何出名?留下了哪些诗文妙句?学生回答后,接着问:同学们想到岳阳楼一游吗?那就请XX同学作我们的导游吧!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岳阳楼,把学生带入了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岳阳楼。
  然后教师利用名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引出课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理解作者感情,我再次设问:范仲淹是怎样一个人,你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学生利用所搜集的资料以“走近范仲淹”为题介绍作者。
  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