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0个字。

  《活板》课文简析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板:名词作状语,“用雕板”。尚:副词,还。盛: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为:动词,做。之:指代“板印书籍”。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2、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始:才。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已:通“以”。为:是。板本:板印的本子。
  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这一段说明活版印刷发明前我国雕版印刷发展的历史。“盛”字前面用尚未修饰限制,说明雕版印刷唐时已有,但还未普遍应用。“始”字说明五代是雕版印刷开始推广应用的时间。“皆”字说明应用的广泛。“已后”点明普遍应用的时间。在介绍活版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作铺垫。
  3、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布衣:平民。昇:同“升”。为:发明。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
  这一层交代活版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庆历中”,交代活版发明的时间,“布衣”点出发明人的身份,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又”字呼应上文,表明活版术与雕版术的源流关系,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活版术的详细介绍。
  4、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其:指活字版印刷的。胶泥:黏土。钱唇:铜钱的边缘。一印:一个字模。火:名词作状语,表方式,意思是“用火”。令:使。
  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5、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设:设置。其:指铁板的。以:用,拿。和:混合。冒:蒙,盖。之①:代词,这。之②:代“铁板”。
  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好。
  6、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欲:想,要。则:副词,就。铁范:铁框子。置:放置。乃:于是,就。密布:密密地排着。字印:字模。持:拿。就:靠近。持就火,即持之就火,拿着铁板靠近火。炀:烤。之:指铁板。稍:稍微。则:就。其:指排好的字模。如砥:像磨刀石那样平。
  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去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