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回延安
贺敬之
05143685006 仪征市金升外国语实验学校 曹玖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
  2.难点: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褛(lou3)  白羊肚子巾(du3) 糜子(mei2)
  黍类(shu3) 馍(mo2) 唢(chuan3) 曜(kuang4)
  2.解释下面词语。
  (1)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2)二十里铺:延安城东二十里的一个村。1945年作者和其他革命干部离开延安奔赴新的工作岗位的时候,延安群众曾经欢送到那里。
  (3)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4)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5)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6)留脚印:课文中意思是,毛主席在哪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
透。
  (7)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二、导人
  《回延安》是贺敬之的代表作,这首诗已经传颂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不衰,连续多年被选入中学课本,这种现象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一首诗歌为什么会如此富有生机?这一方面与它的内容有关:人们一唱起它,人们的思绪便会飞到火热的战争年代,毛主席率领人民打江山的情景便历历在现,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这首诗的形式——“信天游”。
1.信天游: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这一民歌的特点是语言朴素近乎直白;抒情炽烈近乎滚烫;曲调简单,两句一节,反复咏唱;语言通俗,易懂易记。许多人对诗歌的理解多囿于文人诗,认为其“高雅”、抽象、难于理解,因而“曲高和寡”,而回延安由于借用“信天游”这一形式,并且是原汁原味的借用,用发自肺腑的话语把对革命圣地的敬仰之情和对党的感激之情淋漓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