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胡其涛 李宝荣
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是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学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已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老的意思很明确: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只有会学,才能更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语文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通过开展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因此,我认为我们必须认真探索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法。对此,我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如教学《邶风.静女》,我在上课之时兴奋地说:“昨天大家预习了《静女》这篇课文,听说大家都有许多感受,谁愿意把自己的最深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争着举手。有些学生提到了本课所要学习的目标:“是一对青年男女一次令人心跳的约会”,“作者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得特别精彩”等等,教师相机说:“那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篇课文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方法学习?……”同学们随即联系自己的感受定下学习的目标与方法,老师即兴请数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显然,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引导探究学习,启动创新意识,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前人发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进入主动探索织似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围绕一个主题主动的搜索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在探索活动中,学生往往都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这种学习方式在未来的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倡导。但应使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敢于质疑问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