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20字。

  肥城一中“四阶段六步导学”课堂教学导学案
  年级:高一   学科:语文   序号:42    编制人:刘凤   审核人:贾凤玲  王立强 
  课题:《雨巷》          课时:一
  【使用说明】
  1、 先自主学习课本第28—30页,然后阅读学案上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完成“自主学习”三个任务。
  2、 带※的为选做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掌握“意与情合”的要求。
  ②掌握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③反复阅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感受其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④感受诗歌之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诗歌的意象及象征手法。
  【自主学习】
  1、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把握感情基调。
  2、 阅读《优化》第35页“文学常识”和“背景资料”,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3、知识储备:
  ★丁香,又名紫丁香。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赠》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我的疑难
  【自学检测】
  1、 注音
  彷徨    寂寥   彳亍    颓圮    惆怅   
  2、戴望舒,原名戴梦鸥。《雨巷》写于1927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______美,又具有______美的_______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_________”的美称。
  3、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为___________。丁香在古诗词中经常表达_______的情感,我们初中学过的运用了象征手法的篇目有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