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个字。
《醉翁亭记》自主学习设计
罗化清
【课文助读厅】
◆ 走进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24岁登进士第,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 相关背景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有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
◆ 链接一角
(一)醉翁亭概况
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二)欧阳修“醉翁”一号的由来
欧阳修写《醉翁亭记》之年为1046年,即他39岁之时,为何他要以壮年之身号“翁”呢?欧阳修政治上遭受贬抑,内心难免充斥抑郁之情,此时,酒成了他解除烦忧的良药,醉成了他忘却失意的方式。因此,他对“酒”,尤其是对“醉”格外地敏感起来,一个“醉”字,映照着他娱情山水和以酒释怀,以醉消愁的失落和痛苦;同时,在以“翁”自嘲的背后,隐匿着他功业未建、岁月蹉跎的吁嗟和感喟。所以,欧阳修以“醉翁”自号,实则是慨叹功业未建却韶华已逝。
【自主学习室】
◆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准难生字字音,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4.学习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 预习攻略
1.初读了解常识疏通字词。
(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字,自号,晚年又号,因其文学上的成就名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